在历代的大一统王朝中,秦朝无疑是耗时最长的一次,从开国奠基到最终一统天下的过程历时最多。秦朝从秦孝公的治国开始,到秦始皇最终统一六国,整整经历了163年的漫长岁月。即便从商鞅变法开始算起,也已过去了128年。与之对比,其他大一统王朝的统一时间要短得多。例如,刘邦比嬴政年幼3岁,但他花费了14年的时间便成功统一了天下。唐朝在7年内基本完成了统一,甚至加上平定朔方也仅用了10年。而最为艰难的朱元璋,从称吴国公到收复辽东,前后也仅用了34年的时间。
那么,秦朝为何花费如此长时间才能完成统一呢?究其根本原因,恐怕与当时的六国状况有关。六国并不是像后来的割据政权,亦非五代十国那般分裂的小王朝,而是真正意义上已经存在了数百年的国家。它们各自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,拥有自己的统治集团和特有的国民意识。可以说,这些国家就像今天的欧洲各国,尽管体量较小,但各自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政治体系。它们虽然曾是罗马帝国的一部分,但经过几百年的分裂和独立,早已有了各自的认同感和独立意识。
展开剩余85%在战国时期,各国的战争已经不再是小规模的冲突,而是数十万大军的对决,堪比现代国家的战斗方式。这种规模和形式的战斗,是后来的割据政权无法比拟的。
秦国的起始地位则非常不利。作为一个地处西北的边陲之国,秦国自立国之初便与四周的戎狄为邻,这一地区常常被外界视作蛮荒之地,长期被犬戎等部落侵扰,资源匮乏。虽然关中是周王朝的故都,但当时并非富饶的沃土,甚至可以说是相当贫瘠的。这个时候的关中,远没有后来的繁荣景象。加之,秦国民风彪悍,勇敢好战,但却缺乏足够的文化和人才。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,其他国家的学者辩论治国理政,唯独秦国只顾打打杀杀,显得格外孤立。当时秦国虽已有一定规模,但其政治和文化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诸侯国。这个国家的局面几乎被魏国的强大所锁死,连续受到魏国的压制,始终处于关中的小范围内。
随着秦献公的上台,秦国逐渐找到了突破口。他通过一系列政变上台,起初并不甘心秦国如此衰弱,决定从根本上进行改革。首先推行了封建土地私有制,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,为后来的秦孝公推行的变法奠定了基础。在秦献公的晚年,成功地攻入河西,收复了少梁地区,这为秦国的扩张打下了基础。
秦孝公在位期间,实施了极为深远的改革,尤其是在军事和经济方面。他通过改变生产模式,让秦国率先从奴隶制过渡到封建的中央集权制,强调农业和军事的发展,并通过战争获取大量资源。尽管他一生多次对外征战,甚至一度攻占了魏国的都城安邑,但遗憾的是,他始终未能收复失地河西。
经过秦孝公和秦献公两代人的努力,秦国逐步恢复元气,军事逐渐强大,最终进入了崛起的阶段。秦惠文王继位后,不仅加强了与魏国的战争,成功收复河西,攻入函谷关,扩大了秦国的领土,还逼迫魏国放弃了上郡。这一系列举措使得秦国逐渐强盛,成为了中原的强国。
然而,秦国的迅速崛起引起了其他诸侯的强烈反感。为了抵制秦国的扩张,六国联合起来,试图通过合纵的方式联合打击秦国。最初,秦惠文王通过张仪巧妙地使合纵联盟破裂,使得第一次合纵伐秦的行动失败。此后,秦国继续进行对外扩张,先后攻占了蜀地和楚地,逼得楚国转为防守态势。
秦惠文王去世后,秦昭襄王继位,进一步推动秦国的扩张。通过一系列对韩、魏的战争,秦国逐步占领了包括洛阳盆地、南阳盆地、河东等在内的多个重要地区,成为中原霸主。然而,尽管秦国在多次征战中取得了胜利,其他国家的实力也在不断增强,尤其是赵国,它通过胡服骑射、灭中山占领河北、河套平原,力图恢复雄风。燕国则通过开拓辽东,楚国逐渐恢复了元气,甚至灭了越国,占领了江西、江淮和江南大地。这时,秦国依旧无法完全压制住六国的力量。
然而,经过多年的征战,秦国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。特别是秦昭襄王二十九年,任用白起进攻楚国,并成功摧毁楚国的都城郢都,彻底打破了楚国的抵抗。此后,秦国的疆域迅速扩展,远远超过了六国。
尽管赵国、魏国和楚国在此期间一度有所恢复,但秦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和铁腕政策最终将这些复兴的气象彻底打破。可以说,秦国对这些国家的“复兴”给予了致命一击。而这些国家的复兴,或许也正是秦国内部利益集团在策略上有所放水的结果。
当秦始皇登基并开始亲政时,他并没有被既得利益集团所左右,而是果断决定进行全国统一。他并没有满足于成为一方霸主,而是立志要建立一个旷世无双的帝国。经过长达十年的持续战争,秦始皇在短短的时间内征服了六国,完成了大一统的伟业。尽管当时的秦国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,且国家机器逐渐老化,但在秦始皇的领导下,这个古老的王朝依然完成了前所未有的壮丽篇章。
然而,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原先的六国人民成为了新的秦国子民,享有与秦人同等的权利,而曾经拥有军功封爵和战争福利的老秦人却失去了这些特权。这一变化在秦始皇死后不久,直接导致了秦国的迅速崩溃。原本统治五百年的秦王朝,也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土崩瓦解。
如果历史上没有秦始皇这样具备非凡能力和远大志向的帝王,那么后来历史的走向恐怕会大为不同。虽然秦朝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崩溃,但秦始皇所实施的统一政策,包括书同文、车同轨等一系列措施,为后来朝代的统一奠定了基础,也使得即便是像东晋这样的小朝廷,也曾多次北伐,试图恢复大一统的局面。
发布于:天津市星速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